今年為了追逐四月雪,為了看看那初開的桐花
前往不熟悉的中台灣,彰化員林
桐慶100.花舞客庄
是2011年客家桐花祭在彰化縣員林鎮的活動主軸
原本有些陰霾的天空在下過短暫的雨後,漸漸放晴了
開始出現賞桐散步的人潮
來到了【藤山園步道】
第一次搭上桐花祭熱潮的老菜,心情可是雀躍不已
還走不到二百公尺,就遇到了第一個活動【人體彩繪】
小小棚子裡,擠滿了想要體驗的人群
不消幾分鐘,美麗的花朵也在手背.手臂上綻開
一洗就掉的料顏,不擔心
當天有小朋友的寫生活動
有的拿鉛筆.有的拿蠟筆,還有人拿著水彩
倚坐在椅子上或是盤坐在桐花樹蔭下,就近彩繪那片刻的時光
順著緩坡而上
本以為氣侯異常的關係,而看不到桐花
幸好,沿路仍有桐花盛開著
拾起地上的一朵潔白
在【藤山園步道】上,除了有桐花樹之外
還有一個個閩南俚語的牌子,好多都是小時侯大人們掛在嘴邊的話語
不過老菜最常聽到的是,囝仔人有耳嘸嘴(呵)
可能為了張顯客家桐花祭的主題性
步道上的桐花,偶有鮮艷的台灣花布指引著遊客散步的路線
桐花樹下,總是讓人不禁佇足
能有時間細細端睨大自然的植物樣貌,幸福感由然而昇
早先已有貼心的遊客,在地上排好了桐花愛心
揪感心耶~
或大或小的花朵,被細心地擺放在草地上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循環,總是如此
慢慢走,遇見了奉茶的帳棚
經過48小時浸泡的冷泡茶,入喉後沁涼回甘
觀景台
放眼望去能欣賞山腳下的景色
若在夜裡想必有燈火點點的美麗
繼續往山上走去
油桐樹開花有越來越奔放的現象
油桐樹,始於日治時代由日本人引進
以前油桐樹是經濟作物
其種子可榨取作成工業用油,果實榨出的油能做成油漆和防水油
美濃紙傘的傘面就是用桐油上光.防水
而木材可製成傢俱.火柴棒.木屐和牙籤等等
在近幾年旅遊盛行的推波助瀾之下
反而讓油桐花開,變成了大家在初夏時競相追逐的五月雪
日本人早已有賞櫻的習慣
在落英繽紛的櫻花樹下,席地而坐的用餐著.飲酒著
這樣的景象,頗讓人心之嚮往
反觀雪白的油桐花
也慢慢演繹成台灣人賞花活動的重要一環
我想
在幾年後,除了散步賞花之外
與親朋好友坐在桐花樹下野餐的風氣,應該會慢慢發酵才是
巧手的人
已經掉落在地上的桐花穿成花圈,又或是梱綁成花束
也有的朋友就地取材
將原本遮陽的斗笠上,妝點成整頂白花帽
漫步至此
整個山坡上的顏色,不再出現純白妝點翠綠了
原先寬敞的步道
在兩旁樹木與落葉的簇擁下,變成了樹蔭密佈的小徑
在這段路上,有許多富饒趣味的台語字板
好多字老菜連見都沒見過,更何況是發音與字意了
看到這個字形的組合
只能說,老菜很佩服中文字在形.音.意上組合的聯想與創意
小徑上有個幾戶房子聚合而成的小村落
大多都是務農人家
看見了整片的鳳梨田,也遇見了家門前的小塊野菜園
有人有田的地方,就有寺廟庇佑的蹤影
【藤山園步道】同時也是自行車道
有許多勇腳的騎士們,賣力而緩慢地踩著上坡
到了算是頂部的交叉口
難得來此的老菜,打算走不一樣的路線回到原點
路邊發現了難得一見的粉藍色牽牛花
像是白色底的調色盤上,暈染開來的粉藍顏料一般
在一旁的紫色牽牛花也搖曳生姿
走彰投鄉道90回去,沿路的風光與來時路不盡相同
沒有太多的遊客,反倒是汽.機車較多
這裡的油桐樹不多,但是每一棟都很茂盛
山間裡吹起涼風,讓火辣辣的正午溫度變得舒緩了許多
每回機車或是汽車在路上呼嘯而過
總會引來三三兩兩的雪白花朵從樹稍上飄落
夏雪
有著名符其實的美
接著就是回到活動會場
小朋友們正演奏著樂器,認真的模樣很可愛
先前在路上的志工姐姐很熱情向我們解說
油桐花乃雌雄同株異花
左邊是雌蕊,右側的是雄蕊,仔細看還真的有差別
油桐花
不僅是人們欣賞,連蜜蜂.蝴蝶也為之傾倒
有了蜜蜂的幫忙,桐花才得以授粉
明年老菜才能再續桐花緣
雖然到了午餐時間,但依然有許多人上山
相信接下來的幾週,盛開的桐花期會沿路步道鋪成白色的地毯
不妨抽空也來追逐四月雪的腳步吧
【藤山園步道】
地址:彰化縣員林鎮員南路
由菜市子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lu6627.pixnet.net。超出此條款範圍外授權可於http://creativecommons.org/查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