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巡禮的路線當中,我們還去了一趟【大津瀑布】
昨天聽著阿福哥說「尾寮山」是小百岳來著的,還不覺得山有多高
等到騎單車到山腳下時,才感受到眼前「尾寮山」的高大
我們緩緩地往這片綠意靠近
在沿山公路旁,看見了【大津瀑布】指示牌
在一個大爬坡之後是「慈津寶宮」
廟宇的前方是停車場,廟宇旁的小路是登山步道
許多早起的山友們早就下山了
素鑾姐說登山步道做得很完善
大約需要走30分鐘就能抵達【大津瀑布】
素鑾姐說這條小溪很特別,上游的地方是採自然工法
可是下游處卻是採三面磚的工法
明明是同一條溪流,因為不同的工法而有二種面貌
三面磚工法留不住溪水就唏哩嘩啦地流走了,而自然工法則會長出一些青苔進而能餵養小魚等等
只是想不透為何政府發包工程會如此?
素鑾姐說這是「閉鞘薑」
為了要增加照到陽光的機率,所以葉子是呈螺旋狀的生長
螺旋梯的發想似乎是取自於大自然
素鑾姐說「閉鞘薑」的莖部很多汁,是以前山友們拿來止渴的好物
將外層較粗糙的部份撕開
一咬下去有像西洋芹的口感與小黃瓜的多汁,很是特別
山中的小徑都是水泥鋪地,蠻好走的
一路不斷上坡的階梯真的讓老菜吃了小小苦頭
每每爬了二三十階之後就氣喘噓噓的,而汗也不自覺地從額頭後背狂冒
哎!老菜年過三十之後,體力完全呈現一個負成長的狀態
不過,如此費力的代價就是眼前寬闊的風景,真的很美
山友們都很棒,一路上看不到什麼垃圾
我們繼續登高而行
素鑾姐也在每一次的短暫休憩時間為我們介紹週邊的植物樹木
走到了涼亭,似乎有奉茶的樣子
涼亭前有片空地,可以俯視山下風光也能眺望遠方群山
在涼亭附近有一指示牌是「尾寮山步道」
這條步道是沿著尾寮山的山陵線橫著走,從這裡走到另一出口大約四小時
而另一出口處就能遇見昨天我們焢土窯的地方
有興趣的朋友倒是可以來此挑戰挑戰
我們再出發,路開始一路往下,漸漸地就聽見嘩啦啦的瀑布聲響
終於到了【大津瀑布】
陣陣涼意隨著薄薄的水氣傳來,素鑾姐說「這裡負離子含量極高,多坐一下」
據說【大津瀑布】共有五層,老菜抬頭望也看不出個所以然
索性就坐在階梯旁的空地上看著別人戲水
有好幾位大哥頭戴著安全帽就坐在瀑布下享受著水柱沖涼,安全帽這招真是聰明(笑)
可能是暑假的關係,瀑布底下的遊客多到不行
看到好多熟門熟路的人還穿著泳裝入水,一時之間原本安靜的山裡卻熱鬧非常
老菜的紅布條,當然也要拿出來顯擺一下啦!(笑)
休息夠了,我們按著原路回到山下
在途中,還有「種一棵希望之樹」的體驗活動
今天我們種的是「福木」
福氣之木,這名字聽起來真是好聽
福木是常綠喬木,常見於行道樹或公園或學校之間
拿起小鋤頭,咱們來種樹吧!
素鑾姐示範著土壤要蓋過根部的地方
種樹不難,最難的地方是挖洞(笑)
可能我們運氣太好,每次選到的地界都是石頭含量高的地界
還好,素鑾姐是人體挖土機,三兩下就挖好洞了
老菜曾經有捐款過所謂的「種樹計畫」
但是捐款畢竟是捐款,我們自身與土地是完全沒有接觸到的
所以感受不到那份「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心情,許久沒有雙手捧著土壤了,感覺真的很好
在享受滿山涼意的同時,我們也在種植涼意
我們一行人就這樣沿路走沿路種
希望小小的樹苗能長高變壯,來年咱們再回來看看你們
【大津瀑布】
地址:屏東縣高樹鄉新豐村泰和路1號
由菜市子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lu6627.pixnet.net。超出此條款範圍外授權可於http://creativecommons.org/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