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桃是來義當地隨處可見的植物
對於排灣族人來說
月桃不只可以用於烹調料理,也是禮儀祭典中的典禮道具與家中常見的生活用品
【原裳工坊】在河蘭英老師創新之下
將月桃這樣常見的素材,利用月桃編織的技術與融合排灣族傳統文化變成一種月桃編織藝術品
老菜一直很佩服手作的人
可以利用眼前的素材把一件物品從無到有創造出來,真的很厲害
我們造訪時,剛好遇到月桃採收的好時節
當天才剛從山上採收了一大批的月桃,把【原裳工坊】前廊與對面河岸旁的空地全都塞滿了
社區的婆婆媽媽正準備要來處理而已呢!
老實說,老菜對於月桃的認知僅限於月桃粽的那股特殊的香氣而已
在【原裳工坊】裡還特別栽種了月桃,好讓大家知道月桃的模樣,真是貼心
月桃葉當然是拿去包粽子,而工坊所要處理的是月桃莖幹
月桃莖幹的構造有點類似竹筍的外殼
社區媽媽們使用小刀,將月桃莖皮一層一層地剝開、 繞圈、 捆綁固定
在社區媽媽的巧手下,月桃莖皮變成兩個一組的八字型模樣
固定完之後,就要送它們去曬曬日光浴了(笑)
經過三四天的曝曬與整理
最後再拉直一束一束地整理好
整個過程除了陽光之外,其餘全都是純手工作業
這些曬過日光浴的月桃,在蘭英老師的巧手下變成了各式各樣的編織品
例如像籃子、收納盒、手提包、筆記本、小錢包、杯墊、餐墊、涼蓆等等
似乎想得到能編織的物件,這裡都有
戶外有一床正在曬太陽的涼蓆
老師笑說,涼蓆也有分單人跟雙人兩種尺寸
感覺這很像老菜小時候在鄉下睡過的草蓆,想必應該也是夏天散熱的好物吧!
時間充裕的朋友也可以體驗月桃編織DIY的課程
像這種小杯墊體驗的時間約莫30~50分鐘,喜歡自己動手作的朋友不妨安排一下
在店裡的桌上擺放著自家曬的花生與山芋頭乾
老師說這個是他們平常的小零嘴,現在要吃到是可遇不可求,我們很幸運居然能吃得到(笑)
這兩種乾糧要合在一塊兒吃
花生香氣十足,而山芋頭乾則是很澱粉的口感,交融的滋味很難形容
說到山芋,先前在部落巡禮時正好看見一位老婆婆在處理山芋頭
婆婆手拿小彎刀,下刀之精準讓老菜讚嘆
這就是小山芋的可愛模樣,老師說這個是他們的主食之一
老菜走進月桃莖皮的儲藏室時,滿屋子淡淡的香氣撲鼻而來
蘭英老師說月桃在山上隨處都有,只是需要人手去採收,運下來再請部落媽媽們處理而已
所以,除了可以在【原裳工坊】體驗DIY的樂趣,或直接購買月桃編織藝品之外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直接購買材料回去自己DIY唷!
「本篇文章為活動體驗文」
【原裳工坊】
地址:屏東縣來義鄉義林村義林路18號
電話:08-7851692 / 0963-146916
↓↓給老菜一個讚唄↓↓
菜市子
由菜市子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lu6627.pixnet.net。超出此條款範圍外授權可於http://creativecommons.org/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