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活動的人大抵上都是朋友的朋友,或者是朋友的朋友的家人與同事
一整天下來,似乎大伙兒都變成了朋友
會互相留意對方上車了沒?會注意誰家的孩子或長輩是否落單了?
偶爾參加這種坐遊覽車的旅行,不必辛苦開車還能結交許多朋友,這真是個美好的收穫
第一站,就來到不在計劃中的嘉義新港【板頭社區】(噗)
不過,這裡真是個讓人驚喜的景點呀~
板頭社區以板頭村為主,分為板頭厝與灣仔內
是90年代寺廟剪黏與交趾陶宗教產業的發源地,有【交趾剪黏工藝村】的稱號
行政院文建會「藝術介入空間計畫」補助板頭社區於新港越堤壁面,運用交趾陶剪黏技藝
【原鄉四季】是第一期的壁面作畫
由九位專業師傅燒製,歷經了一年的時間於09年10月完成苦楝樹的大壁畫
一株31.5公尺寬5公尺高苦楝樹,是板頭社區的精神象徵
幾萬個由碗片.交趾陶與酒甕所組成的苦楝樹
無論是遠觀的氣勢磅礡或是近距離觀看一片又一片的堆疊技法
都讓人看得目不轉睛
苦楝樹是種四季分明的植物
面對著壁面時,從左邊開始春天冒出翠綠的新芽,並同時綴滿紫色花朵
白色的碗片被剪黏成花瓣,固定在壁面上
時不時還能看見碗底圓圓的樣子
在大片白花繁榮的景象之後
夏季的綠意,從或淺或深的綠葉蔓延開來,偶爾有瓢蟲蝴蝶穿梭在其中
隨著時間的推演
秋天才見得到的金黃葉子與黃綠交雜的果實,出現了
等到冬季,葉子漸漸掉落,而枯枝上則有幾隻想吃果實的烏兒
【原鄉四季】在一棵苦楝樹上週而復始著
再仔細看著苦楝花中央的紫色花蕊
不禁讓人想像在大太陽底下一小片一小片剪黏的辛苦
板頭社區第二幅壁畫「三醉芙蓉」
由六位專業師傅燒製
也是歷經了一年的時間於10年11月完成,36公尺寬5公尺高的山芙蓉花叢
一醉,是清晨山芙蓉盛開的一身潔白
二醉,是中午時分山芙蓉轉變成宛如少女的嬌嫩粉紅
三醉,是到了下午山芙蓉轉為艷麗的紅色
遠看山芙蓉花叢
或含苞或開花,每一朵都有專屬自己的美麗姿態
近看冬季才開花的山芙蓉
才發現連每一片花瓣與每一張葉子伸展的弧度,都不盡相同
無論是做人或做事
要感動人心,往往都在細枝末微處呀~
新港越堤壁面旁,有條不再行駛的復興鐵橋
鐵橋下的函洞
則是第三期計畫【新港夏夜樂陶陶】與【希望樹樂陶陶】
有別於第一期【原鄉四季】與第二期【三醉芙蓉】
【樂陶陶】系列
挑戰了所謂的2.5D的懸吊式交趾剪黏壁堵和4D交趾剪黏作品
老菜何其有幸在初次造訪板頭村時,就遇見了師傅在施作函洞頂部的過程
一抬頭
就看見了幾個師傅正在討論鐵架與鐵絲的曲線與承重力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整個第三期的施作就完成了
從一朵朵的牽牛花開始
不同於苦楝花和山芙蓉,只有正面的美麗
牽牛花,是完整一朵像喇叭的形狀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果然很4D呀~
函洞的兩側底部
有綠色的藤蔓,有紫色.藍色與粉紅的牽牛花,有待在角落處的蘑菇
就這樣,一路往上發展到頂部
欣賞的角度
讓人一會兒蹲下端看,一會兒抬頭仰望
<相信有一天,火車ㄟ轉來>
過去的村民,總是希望火車能再復駛
現在,反而因為交趾陶剪黏這項傳統技藝而讓社區增加了許多就業的機會
只要有心,傳統的技藝中也能找到令人驚艷的新玩意兒
我在板頭村,遇見了一片一片堆砌而成的美麗與用心
【嘉義縣新港鄉板頭社區發展協會】
地址: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5鄰17之1號
電話:05-7813960
由菜市子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lu6627.pixnet.net。超出此條款範圍外授權可於http://creativecommons.org/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