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圓山大飯店】再度坐上接駁車回到花博
一進門,爭艷館外圍頂部像花瓣的造型就很吸引人了
流行館
由日常生活中的寶特瓶回收再製成的寶特瓶磚(Polli-Brick)
然後再一磚一磚組成水晶牆(PET Crystal)
放入了低耗電的LED燈泡
白天看起來像是玻璃般的建築,而夜晚卻又展現出時尚流行的質感
排隊的人太多,僅能遠觀而不能褻玩焉
而【造型花牆】與【地景花海】不必排隊,是老菜的首選
花圃上的矮牽牛花
紫的.紅的.粉的.白的,像幼稚園的小朋友一般可愛
或許年紀小的孩童,在長大後會忘記眼前所見的事物
但這些花卉的鮮明色彩,總會停留在心裡的小小角落上隱隱地發亮
【造型花牆】
將花草植物以垂直方式,組合而成蜿蜒的花牆
再也不是以俯視來欣賞花卉,而是以站立更輕鬆地平視來貼近花兒
遊客觀賞的角度不同,讓花牆更添妍色
【地景花海】
隨著緩坡而上,滿眼黃澄澄的花海出現在眼前
身處在其中,心中滿是感動
鵝黃的瑪格麗特花
單枝像鄰家女孩般地可愛,成群便給人壯麗的景象
非州鳳仙花
像是廠商或是學者的工作人員,可能在做評估或採樣的動作
火辣辣的午後陽光,曬得大家都好熱
謝謝這些幕後的工作人員,因為有他們的努力才讓這片花海如此美麗
越往高處走
一回頭,緩坡上的花卉色塊有著漫延開來的美
形單影隻的樹木,在這花海裡顯得突兀
淺紫色的瑪格麗特花,也相當可人
總覺得【地景花海】亦可取名為【地景花毯】才是
在另一邊的花檯上,有著小紫花
當晚風吹拂而過時,小紫花會跟著擺動身軀可愛極了
再往【文化館】靠近時,又會遇見【精緻花卉區】
澄黃的馬櫻丹
褚紅色的孤挺花
純白的孤挺花
劍蘭
小時候看到劍蘭的機會,都是在祭祖.拜拜的供桌上
通常都是一束一束被透明包裝紙包得好好的
左右各一放在花瓶裡,將劍蘭的幽香獻給佛祖也獻給過往的長者們
顯少有機會看見生長在泥土地上的新鮮劍蘭
長長的花莖上開滿了或紫或黃或潔白的花穗,給人清新脫俗之感
大理花
在【地景花海】與【精緻花卉區】裡都少不了它的蹤影
由於大理花雜交容易
除了夏季是它的休眠期以外,其餘時間皆可開花
正因為如此,相對地在花形與花色上也就跟著琳瑯滿目了
查了一網路
光是花形就有單瓣型.星型.白頭翁型.衣領型
牡丹花型.麗飾型.睡蓮型.球型.小球型.仙人掌型.半仙人掌型
蓬蓬型.菊花型.其他型.矮性等...
看了自個兒拍的相片,才發現果真不大一樣
這株大理花的花瓣開得好密好擠
而這株的花瓣則像是敞開來似的
有紫紅色的
有粉橘色的
另一株的粉橘色大理花
也有像是紅色絨布般的色澤
還有淡紫色的
但是,老菜最愛的還是白色的大理花
天空裡轟隆隆地,是飛機即將降落的聲響
傍晚時分園區裡的路燈亮了,但是人潮依舊
老菜的花博之旅雖說是臨時起意,但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刻意安排
臨時起意是時間上的緊湊,刻意安排是先前因為收看陳文茜的節目而有了參觀花博的想法
花博,是台灣史上第一次舉辦最大型的國際博覽會
老菜何其有幸
能在此生見證建國百年的歡樂與參加花博盛事的與有榮焉
這幾天在許多美麗的花卉相伴下
除了或多或少認識了花兒的名字之外
這些色彩繽紛的種種,終將會存放在腦海中變成更為美麗的圖騰
謝謝曾協助過我們的志工朋友與好心人
也謝謝參與花博幕後與幕前的工作人員,沒有你們成就不了這場盛會
老菜真的.真的沒有力氣再逛了
走吧!吃東西去
【造型花牆/地景花海】
由菜市子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lu6627.pixnet.net。超出此條款範圍外授權可於http://creativecommons.org/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