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日暖陽的日子裡,從高雄出發往東方前進
車窗外的景緻
從台灣海峽的灰藍轉向了台九線上山林裡彎彎曲曲的綠意,再接到太平洋的湛藍
經過大武.太麻里.卑南.鹿野及關山
就這麼一路到了米的故鄉,菜市子又再次來到了台東的池上
開了車門,火辣辣的日光與冷颼颼的寒流形成了溫度上的對比
人都到這裡了,當然是要好好地嗑一下飯包囉~
由悟饕便當所規劃出來的【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可能是建築物顯眼,也或許是習慣所致
這裡
向來是菜市子來池上吃飯包的首選
入口處兩旁
很像電影場景裡,木頭地板的火車月台
在木地板擺上的,全是以前平快火車上的軍綠色仿皮座椅
實際走上火車廂裡
頂部的風扇.加裝的桌子與拓寬的走道,算是改裝得很完善的內部
在這裡吃飯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除了有貨真價實的火車廂之外,店家在裡頭還設置了甘仔店
以前的一只舊皮箱與腳踏車,保有濃濃復古味兒
舊式手動的刨冰機
小時候在雜貨店裡熟悉的零食,全在這裡出現了蹤影
在台灣紅花布下透出一束一束溫暖的鵝黃光線
將整間甘仔店襯托得美麗極了
在櫃枱購買自己想要吃的飯包之後
便可以領著飯包.舀碗熱湯,來到一旁木椅凳的用餐區
台灣東部幹線的火車便當歷史
從火車站前的蕃薯餅
到火車月台上叫賣,用來裹腹的竹葉飯糰
再變成坐在舒適的冷氣房裡,食用眼前這個包裝精美的飯包
從充飢到品嚐
演繹出屬於東海岸獨一無二的車廂美味
卜肉.瘦肉片.燒肉.豆乾.香腸.滷蛋.醬瓜.酸菜.梅子.醃薑片
琳瑯滿目的配菜很有豐富感
用進貢日本天皇的池上米幫襯著配菜
再將這些食材全都放入能夠吸收多餘水份的木片盒中
醬油香.豬肉香與米飯香
所有單品的口味,令老菜百吃不厭
往二樓上走,整個空間就是以<米>來做為主題
從米的品種.播種.插秧.除草.收成.去殼等都有詳細的介紹
還有農家生活的週邊器具
像這個小時候常見的綠色壓水器,是以前家家戶戶門口前必備的供水來源
地面上的磁磚,很有七零年代花紋的華麗
大灶.稻草.竹籠.茄芷袋子.簑衣.大竹篩
阿嬤的灶腳裡所有的器具一應俱全
在二樓前半部的空間裡,佈置得像極了國小的教室
衛生第一的藍色字版與底下的十大衛生條款,一整個厲害
瑪莉兄弟.無敵鐵金剛與潘迎紫姐姐的囝仔鏢
這些菜市子頗有熟悉感
過往的旅客與叫賣飯包的小販
在短短的一.兩分鐘內,必須在小小的窗子裡完成購買.遞送.找零的動作
溫熱熱的飯包就這麼伴隨著旅客,往北上又或是國境之南
在長途搭車的過程中,都變成了一段段美好的回憶
塗鴨了代表到此一遊的字樣
記念菜市子在台東池上的第一餐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地址:台東縣池上鄉忠孝路259號
電話:089-862326
營業時間:10:00~21:00
由菜市子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lu6627.pixnet.net。超出此條款範圍外授權可於http://creativecommons.org/查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