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到6月是台灣蕃茄的盛產期
蕃茄
對我而言是水果也是蔬菜,既可單吃又能打成果汁喝還可以煮菜
尤其是近幾年大家耳熟能詳的抗氧化物-茄紅素,更讓蕃茄成了健康的代表
義大利有句名言說:「蕃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就是這個意思
同事的爸爸種了一批無農藥的蕃茄,看到這一顆顆又艷紅又飽實的蕃茄,口水都快忍不住了呢(笑)
冬季漸暖,偶爾也想吃吃涼爽的食物
利用手中的蕃茄,再發揮一些巧思做成涼爽的【梅漬蕃茄】
「Step1」
將蕃茄洗淨後,在尾部劃上十字切口
「Step2」
放入滾水中汆燙,直到表皮產生皺摺,撈起
「Step3」
放入冷水裡冷卻,再剝去外皮
「Step4」
將去皮後的蕃茄放入小湯鍋中
「Step5」
加入海鹽.梅粉與剛好蓋過蕃茄的水,開火煮沸
「Step6」
煮沸後放涼,再放入冰箱隔一晚即可食用,放在冰箱四天內應該都沒問題
要食用之前,可以再淋上些許檸檬汁,點綴點檸檬皮
涼爽的口感加上酸甜的滋味,尤其檸檬皮又有畫龍點睛的提味效果,很適合當成開胃前菜呢!
購買在地食材,縮短了食物旅行的距離,減少碳足跡。
每日選擇一餐在家自己做自己吃,讓我們更能體會好好吃一頓飯的美好。
【2013行動綠生活-新良食運動】正在開跑中
【2013行動綠生活-新良食運動.內容】
從美國、英國、德國,到日本、韓國、中國、香港,全球正在掀起一場餐桌革命。
要吃得好、吃得健康,更要吃得有價值、有公義。要吃美食,更要吃良食。
無論是英國大廚奧利佛,或是台灣麵包達人吳寶春,都不遺餘力
倡導廚師的社會責任,以及食物與環境的倫理關係。
近20年來的「新農人運動」,也隱隱典範轉移為「新廚師運動」。
產地的小革命,逐漸轉化為餐桌的小革命,進而形成一股串連上游與下游的「食物大革命」。
新良食運動以「餐桌上的食物革命」為切入點,從台灣各地具食材倫理概念的餐廳主廚出發
拜訪報導具進步價值的本土食材產地,並藉由專業廚師的行動示範,延伸到學校營養午餐及家庭廚房。
最終,我們希望倡導4個觀點:珍惜食物、理解食物、在地消費、在家吃飯、友善環境
促成台灣社會的新良食運動。
今年網路上我們也將發起「2013行動綠生活 新良食運動」
邀請全民一起吃在地、選當季、不浪費,用行動、用承諾來手護環境。
↓↓給老菜一個讚唄↓↓
菜市子
由菜市子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lu6627.pixnet.net。超出此條款範圍外授權可於http://creativecommons.org/查閱。
留言列表